【电汽学院】在第62个“学雷锋纪念日”到来之际,电汽学院精心组织、广泛动员,开展“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”系列活动。连日来,学院青年志愿者深入校园、走进社区、走上街头,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实践活动,在全院范围内掀起“学雷锋”热潮。
广泛宣传,让雷锋精神永驻心间。学院各团支部通过组织观看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、交流心得体会等主题团日活动,带领广大学生深刻感悟雷锋精神内涵,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认同感。航发2401班的高申同学说道:“雷锋精神如一盏明灯,指引着我们前行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积极投身志愿服务,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与担当”。
志愿服务,让雷锋精神温暖人心。学院动员广大学生深入校园、走出校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在服务基层实践中弘扬雷锋精神。“空调制暖效果不行、空调出风口有异味……”电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访宿舍时,听到同学们的反馈后,随即组织志愿者开展空调滤芯大清洗志愿服务。志愿者们严格按照“断电、拆卸、清洗、安装”流程进行,分工协作,从学生宿舍到实验实训室、从实验实训室再到老师办公室,经过他们的辛勤劳作,空调过滤网焕然一新。“谢谢你们”“你们辛苦了”……一声声道谢,让志愿者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“空调滤网清洗看似小事,却是保障师生健康的‘关键细节’,而且还能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。”机电2405班的顾一凡说。此外,学院青年学子还在校园内开展了义务洗车、在校外联合社区开展了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电汽学院开展的“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”系列活动,不仅让广大青年学子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,也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志愿精神,让雷锋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。(王晖云)
【信息工程学院】3月5日,信息工程学院红芯志愿服务队与文苑社区联合开展“党建共建学雷锋 科技助老暖民心”志愿服务活动。学院师生党员与学生会成员以专业赋能服务、以行动传承精神,为社区注入科技活力,赋予“学雷锋纪念日”新时代内涵。
第一分队带着清洁工具走进抗美援朝老兵唐毅家中。三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,也是退伍军人的他们,在与唐老聊天时,老人拿出了珍藏的军功章和老照片,他们用手机扫描生成电子荣誉档案。“孩子们用科技留住我的记忆,比打扫房间更暖心!”唐老轻抚电子相册里动态复原的老照片感慨道。唐老虽已94岁,但一直以来对于新科技、新技术颇有兴趣。在谈及现在的AI技术时,唐老提出说虽有耳闻,但不知如何实现。三位同学打开了唐老平时使用的电脑,给他展示了豆包的使用方法。同学们在对话框中输入“94岁老人平时该注意哪些”,配合着AI的回答,三位同学从身体、心理、社交、安全等方面一一向唐老讲解。一次志愿服务让“90后”的老技术兵与00后学生成为了忘年交。
社区活动中心内,第二分队调试好VR设备,带领居民“云览”大运河博物馆。老人们戴上眼镜惊叹连连:“这波浪就在眼前晃,连船桨上的花纹都看得真真切切!”
“线上问诊要‘长按’这个绿色图标……”第三分队的“银龄数字课堂”采取一对一教学。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清理内存、使用线上水电费缴费等功能,72岁的刘爷爷感叹道:“原来手机还能实现线上缴费,这下可方便多了!”
此次活动以技术赋能,让“助人为乐”突破了时空界限,这正是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的魅力。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未来将与社区依托党建结对共建平台,围绕“数字适老”“社区微改造”等主题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,通过建立红芯“e”管家社区分站、开发适老化应用等平台,让技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,让雷锋精神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永葆青春活力。(朱璇)
【数学科学学院】3月4日上午,新盛街道殷巷社区热闹非凡,一场“学雷锋”党群服务集市正在这里举行。数学科学学院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,为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和关怀。
活动现场,志愿者们精心布置了画展,耐心讲解画作背后的故事,让居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。知识问答环节,居民们踊跃参与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,赢取精美礼品。按摩理发体验区,志愿者们手法专业,服务周到,为居民们送去舒适和便利。
与此同时,志愿者们还积极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。他们发放宣传资料,耐心讲解垃圾分类、节能减排等知识,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,共同创建整洁美好的社区环境。
此次志愿服务活动,不仅弘扬了雷锋精神,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数学科学学院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,温暖了社区居民。未来,数学学院将继续和社区加强交流,在志愿服务、社会实践、知识科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,引领青年学子在服务实践中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。(张一凡)